1.新課程提倡新型的師生關系,新課程中具有現代師生關系的模式是( )。
A.平等模式
B.合作模式
C.授受關系
D.管理模式
2.要求教學以課本為中心、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的是( )。
A.學科課程論
B.活動課程論
C.課堂中心論
D.程序課程論
3.現代歐美教育史上,主張古典學科在學校課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 )。
A.永恒主義教育
B.改造主義教育
C.存在主義教育
D.結構主義教育
4.下列觀點,不屬于兒童中心課程理論的是( )。
A.兒童是課程的核心
B.學校課程以學科分類為基礎
C.學校教學應以活動和問題反思為核心
D.課程內容應該與兒童的經驗相結合
5.“兒童是起點、是中心、是目的,兒童的發展、兒童的生長,就是理想所在”,“決定學習的質和量的是兒童,而不是教材”。持這一主張的是( )。
A.經驗中心課程理論
B.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C.改造主義課程理論
D.要素主義課程理論
6.下列哪些教育家對分科課程有重大貢獻?(多選題)
A.培根
B.夸美紐斯
C.赫爾巴特
D.斯賓塞
7.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認為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創造者和主體,他們共同參與課程開發的過程。(判斷題)
8.杜威所提倡的活動課程主要的意圖在于試圖在兒童現有經驗與學科知識所代表的人類種族經驗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以解決兒童現有經驗與學科知識之間明顯的脫節問題。(判斷題)
9. 學科課程歷史悠久,我國古代的“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判斷題)
10.第三次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對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提出的要求是國家課程、活動課程和特色課程。(判斷題)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新課程改革提倡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并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的模式體現為師生人格平等之上的合作模式。
2.【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學科中心主義課程理論,主張教學內容應以學科為中心,教材必須按照科學的邏輯系統和學生的認知心理活動來組織,以便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人類科學文化知識的精華。
3.【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永恒主義主張教育性質永恒不變,教育的目的就是學習人類天性中的共同要素,即閱讀古典名著。
4.【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學校課程以學科分類為基礎”是學科中心主義課程理論。
5.【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經驗中心課程理論提倡兒童中心,尊重兒童的興趣和需要。
6.【答案】ABCD。中公講師解析:首先對分科課程作出重要貢獻的是英國科學家培根。他在總結人類科技發明和創造的基礎上,把知識分為三類:第一部分是關于人類以外的自然界的,第二部分是關于人本身的,第三部分是關于人對自然的行為、人的學術、技藝和科學方面的。夸美紐斯在培根對知識分類的基礎上,按照“科學領域新增加一門什么學科,學校就增設一門什么課程”的主張,從不同的科學領域中選取部分內容,建立了自己“百科全書”式的課程,從而促成了分科課程的形成。在赫爾巴特、斯賓塞等人不同程度的改進下,分科課程日趨成熟。二十世紀以來,巴格萊的要素主義、布魯納的結構主義等都繼承并發展了分科課程。
7.【答案】√。中公講師解析: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觀認為,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創造者和主題,他們共同參與課程開發的過程。教學不僅是課程傳遞和執行的過程,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
8.【答案】√。中公講師解析:活動課程又稱為經驗課程,強調學習者當下的直接經驗的價值,主張把人類遺產以及兒童的經驗為核心整合起來,主張把科學知識轉化為兒童當下活生生的經驗,強調教材的心理組織,主張將當代社會現實以兒童的經驗為核心整合起來。
9.【答案】√。中公講師解析:“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
10.【答案】×。中公講師解析: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中的《綱要》明確規定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由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構成。
歡迎關注(江蘇中公教師招聘)及時掌握2020江蘇教師招聘考試信息!
詳細說明您的問題,以便獲得更精準的答案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