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和質量監控的是( )。
A.課程評價
B.課程結構
C.課程設置
D.課程管理
2.通常在編制歷史教材時,總是將相同的歷史事件放在不同的背景下反復呈現,便于學生理解,這種方式屬于( )。
A.直線式教科書結構
B.螺旋式教科書結構
C.按學科邏輯編制
D.按學生心理規律編制
3.( )有權實施國家課程計劃,規劃地方課程,并制定地方課程計劃和標準。
A.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B.市級教育行政部門
C.縣級教育行政部門
D.學校教育管理人員與教師
4.基礎型課程注重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以“三基”為中心的基礎教養。“三基”指的是( )。
A.讀、寫、算
B.讀、寫、畫
C.長、畫、讀
D.背、寫、算
5.攀巖、烘焙、定向越野等課程屬于( )。
A.實踐型課程
B.基礎型課程
C.拓展型課程
D.知識型課程
6.我國實施三級課程管理,省一級編制的課程是( )。
A.國家課程
B.中央課程
C.校本課程
D.地方課程
7.下列不屬于校外課程資源的有( )。
A.博物館
B.鄉土資源
C.科技館
D.教學過程
8.小學階段的課程應該體現( )。
A.強制性、普及性和統一性
B.科學性、選擇性和統一性
C.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D.科學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9.根據課程管理類型來劃分,課程包括(多選題)。
A.國家課程
B.地方課程
C.學校課程
D.活動課程
10.隱性課程是指學校政策及課程計劃中未明確規定的、非正式和無意識的學校學習經驗,例如校風、學風等。(判斷題)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和質量監控的是課程評價。
2.【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重復呈現教材內容屬于螺旋式教科書結構。
3.【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基[2001]17號)規定,“教育部總體規劃基礎教育課程,制訂基礎教育課程管理政策,確定國家課程門類和課時。制訂國家課程標準,積極試行新的課程評價制度”、“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國家課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實際情況,制訂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國家課程的計劃,規劃地方課程,報教育部備案并組織實施。經教育部批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單獨制訂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使用的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故此題選擇A。
4.【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三基是指讀、寫、算。
5.【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拓展型課程注重拓展學生知識與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特殊能力。攀巖、烘焙、定向越野屬于拓展型課程。
6.【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我國三級課程包括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省一級編制的課程是地方課程。
7.【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超出學校范圍的課程資源就是校外課程資源。校外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校外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網絡資源以及鄉土資源等。教學過程屬于校內課程資源。
8.【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小學階段的課程應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9.【答案】ABC。中公講師解析:按照課程管理類型,課程包括: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
10.【答案】√。中公講師解析:隱性課程指學生在學校情景中無意識地獲得經驗、價值觀、理想等意識形態內容和文化影響,也可以說是學校情景中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課程。
歡迎關注(江蘇中公教師招聘)及時掌握2020江蘇教師招聘考試信息!
詳細說明您的問題,以便獲得更精準的答案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