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認為,無論選擇何種學科,都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并依此而建立( )課程理論。
A.百科全書式
B.結構主義
C.實用主義
D.綜合課程
2.下列課程類型中最主要、最常用的課程是( )。
A.學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活動課程
D.核心課程
3.下列關于“課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課程就是教材,包括教科書和教學指導用書
B.“課程”一詞含有學習的范圍和進程的意思
C.課程反映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要求
D.狹義的課程是指一門學科,如數學課程、語文課程
4.( )容易使各門知識發生斷裂現象,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忽視學生學習興趣,并使理論和實踐相脫離。
A.結構主義課程理論
B.學科中心課程理論
C.存在主要課程理論
D.后現代主義課程理論
5.教材包括( )。
A.教科書
B.CAI軟件
C.教學參考書
D.以上三者皆是
6.“公認的課程定義,已從學程的內容、科目及學程表,變為在學校領導或指導下給學習者提供的一切經驗。”這一課程觀傾向于認為課程是( )。
A.學科
B.文化
C.目標
D.體驗
7.在課程設計模式中,“泰勒原理”在組織學習經驗時提出了應遵守三個準則,即( )。
A.連續性、順序性、整合性
B.連續性、探索性、合作性
C.探索性、順序性、整合性
D.探索性、合作性、整合性
8.綜合實踐活動是新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的必修課程,其主要內容不包括( )。
A.信息技術教育
B.研究性學習
C.藝術與審美教育
D.社會服務與社會實踐
9.正確處理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關系的關鍵是(多選題)。
A.如何加大必修課的范圍
B.弄清兩者之間的內在依據
C.選修課的開設的時機問題
D.如何保障選修課的質量
10.國家課程標準是編制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判斷題)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結構主義課程理論是當代西方出現的一個重要的課程理論,其代表人物是該課程理論的創始人布魯納。
2.【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最常出現的是學科課程,如語文、數學、英語都屬于學科課程。
3.【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廣義的課程是指為實現學校教育目的而選擇的教育內容的總和及進程安排。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所以課程不僅僅指教材,故本題答案為A。
4.【答案】B。中公講師解析:學科中心課程論強調課程分學科設置:(1)強調知識傳授(2)以知識的學科邏輯體系來組織編排教材(3)以學科教學為核心(4)以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和基本技能為目標。因此,學科主義課程論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沒有圍繞學生開展課程,忽視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分學科教學,缺少學科之間的聯系,容易使各門知識發生斷裂,故此題選B。
5.【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所以ABC均為教材,故本題答案為D。
6.【答案】D。中公講師解析:這是一種后現代主義課程觀,它強調的是人的體驗。
7.【答案】A。中公講師解析:在課程設計模式中,“泰勒原理”在組織學習經驗時,提出了應遵守三個準則:連續性、順序性和整合性。連續性指直線式地陳述主要的課程要素;順序性是強調每一后續經驗以前面的經驗為基礎,同時又對有關內容加以深入、廣泛地展開;整合性是指協調組合各種學習經驗之間的橫向關系,以便于學生獲得統一的觀點,并把自己的行為與所學的課程內容統一起來。
8.【答案】C。中公講師解析:新課程改革提出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所以此題選C。
9.【答案】BCD。中公講師解析:正確處理必修課與選修課關系的關鍵是要弄清兩者之間的內在依據、選修課的開設的時機問題和如何保障選修課的質量,因此,本題答案為BCD。
10.【答案】√。中公講師解析:課程內容包括三個層次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材。包括教科書在內的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編制的,換言之,課程標準是編制教科書的直接依據。
歡迎關注(江蘇中公教師招聘)及時掌握2020江蘇教師招聘考試信息!
詳細說明您的問題,以便獲得更精準的答案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