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高壓和腦疝是臨床上比較危重的疾病,今天這節課江蘇衛生人才網主要從顱內高壓和腦疝的臨床表現和治療兩方面來講一下顱內高壓和腦疝。
1.【單選題】顱內壓增高的“三主征”是指:
A.頭痛、嘔吐、運動障礙
B.頭痛、嘔吐、癲癇發作
C.頭痛、嘔吐、感覺障礙
D.頭痛、嘔吐、復視
E.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
1.【答案】E。
從題目中可以看出,本題的考察的是顱內高壓的臨床表現,需要詳細掌握顱內高壓的臨床表現就能做對題目。接下來我們來詳細學習顱內高壓和腦疝的臨床表現和治療方法。
一、顱內高壓的臨床表現
1、三主征: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的典型表現,稱為顱內壓增高“三主征”。
(1)頭痛:顱內壓增高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常為持續性發作,陣發性加劇。當用力、咳嗽、彎腰或低頭活動時常使頭痛加重。
(2)嘔吐:典型表現為與飲食無關的噴射性嘔吐。
(3)視神經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最客觀的體征。
2、意識障礙及生命體征變化:可出現嗜睡,反應遲鈍。生命體征變化為血壓升高、脈搏徐緩、呼吸不規則(深慢),稱為“庫欣反應”。
二、顱內高壓的治療
1、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是顱內高壓治療的基礎。
(1)限制液體入量。
(2)降低顱內壓:使用高滲性脫水藥(20%甘露醇)和利尿藥(呋塞米等)。
(3)激素治療: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預防和緩解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4)冬眠低溫療法:降低腦耗氧量。
(5)過度換氣減輕腦水腫。
(6)對癥治療:頭痛者忌用嗎啡和哌替啶等藥物。
(7)避免誘發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如高位灌腸。
2、手術治療:對于無手術禁忌的顱內占位性病變,應首先考慮做病變切除術。
三、腦疝的臨床表現
1、小腦幕切跡疝
(1)顱內壓增高癥狀。
(2)瞳孔改變:患側瞳孔變小,對光反射遲鈍。病情加重后,患側瞳孔逐漸散大,對光反射消失,上瞼下垂、眼球外斜。
(3)運動障礙:對側肢體的肌力減弱或麻痹,病理征陽性。
(4)意識改變:嗜睡、淺昏迷至深昏迷。
(5)生命體征異常。
2、枕骨大孔疝
生命體征紊亂出現較早,意識障礙出現較晚。因腦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早期,病人可突發呼吸驟停而死亡。
四、枕骨大孔疝治療
降低顱內壓,緩解病情,爭取時間,盡快手術。
關注江蘇衛生人才招聘微信公眾號(jsylzpks)及時掌握招考資訊!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