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因而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不論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還是在以后的教師職業生涯中,大家都要經歷說課這個環節。因此,中公教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這一節課的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備考。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7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教材是教師執教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依據。因此,我首先談一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2第三單元第7課的第一框,只有講透本框題的內容才有助于學生理解后兩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的內容。所以本教學內容在第七課起到總領的作用。
二、說學情
教學之路從認識學生開始,下面我來談一談學情。
高一學生接觸政治生活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很難從宏觀上理解我國處理民族關系三原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觀點,促進學生的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依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能力目標】
逐步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處理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重點】
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難點】
三個原則之間的關系。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分析完教材,制定好教學方法,我再來具體談談這節課的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從新課導入、新課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四個環節展開教學。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環節一:導入新課
我將通過多媒體播放歌曲《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引導同學們思考我國該怎樣處理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呢?進而順利地導入到本課新知識的講授。
這樣做的目的是吸引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課堂,同時和本課知識聯系在一起。
環節二:新課講授
在新課講授環節,我將從教材的邏輯結構出發,著重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重點闡述“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么教”等問題。本框題主要通過三部分展開。
1.雪域高原的歷史性跨越
這部分我會和學生一起探究西藏的變化。
舊西藏實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受到殘酷的剝削和壓迫。1959年,西藏實行了民主改革,廢除了封建農奴制度。今天的西藏,正在向現代市場經濟邁進。
引導學生感受雪域高原的歷史性跨越,進而讓學生懷著深入探索的渴望進入本框學習。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1)民族平等原則
多媒體展示圖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有少數民族人大代表的身影。引導學生思考:這說明了什么?
然后引出民族平等的依據(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都為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
(2)民族團結原則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但是為什么各民族之間能夠和睦共處呢?
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正是由于堅持民族團結原則,各民族和睦相處,國家才能夠穩定和諧。
(3)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習總書記記赴四川看望各族干部和群眾時說道:“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這說明了什么呢?
根據學生回答,我總結到這就體現了我國的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4)三個原則的相互關系
這一部分我與學生共同回顧和總結,加深對知識的掌握,鞏固所學知識。
三個原則的關系: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又是實現民族團結、民族平等的物質基礎。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想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感悟三原則之間的關系,關系圖可以更直觀地展現這一關系,并且易于識記。
3.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應該做什么
這部分通過小組探究,共同總結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措施來促進全國各民族的團結和發展。
這樣設計可以從宏觀上把握民族政策,體現了政治學科的特點,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加強知識和現實的聯系。
環節三:鞏固提高
這一部分通過欣賞歌曲《愛我中華》,讓學生說出感受。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通過歌曲可以營造民族團結和諧的氛圍,加深學生對民族政策的認同感。
環節四:小結作業
本節課我采用了歸納式小結。
內容講授完畢后作業為:結合我國最近發生的新疆暴亂事件,談談你對民族團結重要性的理解,下節課找同學分享。開放性的作業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見解,更靈活地運用知識。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無聲的語言,是教師口頭講述的輔助手段,是知識的高度凝集與集中。因此,我特別重視對板書的設計。依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我的板書設計如下所示:
結束語: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歡迎關注(江蘇中公教師資格)及時掌握2020江蘇教師資格考試信息!
詳細說明您的問題,以便獲得更精準的答案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